2013年,郵幣卡現貨市場被搬到線上,郵幣卡電子盤在問世3年多來盡管發展迅猛,面對波瀾不斷的郵幣卡電子交易市場,但市場內種種亂象也日益突出。其中不少人跟著微信群炒郵票“被騙”。
餡餅、陷阱滿天飛
郵幣卡,統指各種集郵品、紀念幣、電話卡等。2013年,郵幣卡現貨市場被搬到線上,創造出類似股票交易的郵幣卡電子盤,賣家可將藏品拿到文物交易所鑒定后,以實物掛牌的方式上市,供投資人在文交所電子平臺上參與買賣。這一“互聯網+文化+金融”的舉措,使郵幣卡從昔日的小眾收藏品變成了大眾投資理財項目。郵幣卡打著零門檻、超賺錢旗號,引人入耳。
有的郵票一年內竟從300多元漲到了7萬元,價格飚升200多倍。如今,經營此項業務的文交所已達100多家,并通過各種方式“吸引”了幾百萬玩家入場。然而,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而且,這種風險并不僅僅來源于行情本身的波動。
有的人被拉入一個郵幣卡QQ群后,受不住“高收益”誘惑,便殺入其中,而且都入金不少,郵幣卡騙人方式和現貨白銀手段差不多。剛開始老師帶你操盤,群里老師每天發信息,指導該怎么操作,讓你小賺不久,掙了點錢后,然后老師會要求你增加投資,并要求你大量買入介紹的郵票,但買入該郵票后會大跌不止。先給你嘗點好處,在慢慢的割你的韭菜,剪羊毛。
很多投資者并無郵幣卡現貨收藏經驗,對郵幣卡電子盤也不甚了解,多是被人拉進炒郵幣卡的微信群、QQ群后,在老師的指點下迅速獲利,然后跟著老師下單,直至大幅虧損,方知墜入“陷阱”。
幕后操縱手段多
郵幣卡發行商的業務員,主要工作是通過網絡拉投資人進場。公司弄來許多股民的QQ號、電話號,想盡辦法加對方好友,然后拉進一個群。對于不按老師推薦下單的,都會pass掉,留下“人傻錢多”的,等他們嘗到甜頭,天上掉下來的就不再是餡餅了。
據了解,在郵幣卡市場,發行商扮演著多重角色,既向平臺提供產品、負責產品推廣,還直接參與交易,成為“莊家”。而與其利益相關的文交所,也可參與交易,并能通過后臺隨時了解客戶持倉狀況,可謂“既打牌又看牌”。
收藏行業透明度低,藏品價格常取決于產品的稀缺性和供求關系,因為郵幣卡這類資產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面對不懂行的普通投資者,文交所和發行商聯手“做扣”很容易。郵幣卡的上市定價基本上都遠高于線下實物價格。比如,發行商在現貨市場以3元錢一枚收集的郵票,拿到文交所掛牌時可能會溢價掛到30元一枚。有時發行商還會設法壟斷現貨市場資源,人為造成一票難求的假象。如果這個產品剛上線,莊家出掉10%的貨就已經回本,后邊怎么玩都保賺。
通過微信、QQ引人入轂,是很多行業都在用的一種營銷套路。群里所謂的老師,絕不會透露自己真實身份,表面上,他們只是給投資者提建議,一旦投資者大幅虧損,他們就會建議等市場回調,甚至銷聲匿跡,讓人查無可查。
據了解,各省、,、交易模式,具體業務、交易過程和交易數據則處于“管理真空”。2016年,我國郵幣卡電子盤成交數據已是2015年的2.8倍。專家指出,要使這一市場持續繁榮發展,。同時,投資者也需擦亮眼睛,提高對騙局的辨識能力、提高自己的行業知識水平,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
現貨之家深度挖掘最熱看點、海量交易指南,牛市熊市一覽無余,業內黑幕揭露無疑。還有全國交易所最新公告動態及信息查詢。點擊“閱讀原文”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