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課中,我們學習了信息傳遞模型,了解到三種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地提升寫作能力。
邏輯思維能幫助你理清思路,受眾思維能幫你找準表達方式,故事思維則能讓你講的內容更打動他人。
這三種思維的結合,能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信息流失,讓你更好地達成寫作目標。
昨天晚上,已有不少同學完成了第一天的挑戰任務(老師會在48小時內批改回復)。
許多同學都吐槽,阿強的表達太沒邏輯了,繞了半天都講不明白。
不過,我覺得吧,人在著急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就會語無倫次。
是這樣的。不過,如果自己的邏輯思維足夠強的話,再緊急的情況也能從容應對。
而邏輯思維,便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
在進入主題前,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情景分析一:
——沒邏輯的大劉——
一天中午,小張吃過午飯回到公司,收到同事大劉的微信。
大劉:“最近我們部門那個數據分析項目臨時調整,不得不提前,公司領導在問我們手頭設計的方案進展怎么樣了。另外我還看見老強回到公司上班了,他說下午1點一定要跟王總匯報這個事。對了,張總建議在近期開一場技術討論會,如果要我去籌劃,可能抽不開身做這個匯報?!?/span>
看了一會,小張一頭霧水,不知道大劉想表達什么。
結果,小張忽略了“下午1點跟王總匯報”這個消息,影響了項目的進程,王總大發雷霆。大劉在小張心里,也留下了極壞的印象。
你看,毫無邏輯思維的表達,既影響自己,又耽誤他人。
如果大劉懂得有邏輯地傳遞信息,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
大劉:“Hi,麻煩你今天下午1點務必幫我向王總做個關于工作進度的匯報。
匯報內容是我們部門數據分析項目的設計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項目因為臨時調整,已被迫提前了!因為我要幫張總籌劃會議,暫時抽不開身,所以找你幫忙。如有疑問,請聯系我?!?/span>
顯然,這樣的表述,更清晰更準確。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概括邏輯思維,那就是“有條理地組織信息”。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通過一個小練習體會一下。
如果要把這組數字背下來,你需要用多長時間?
好,下面再看看一組數字。
這組數字是不是一下就記住了呢?雖然兩張圖片的數字其實是一樣的。
但第二次的數字經過有條理地組織,變成了4組熟悉的號碼,大大減輕了大腦的負荷。
而減輕大腦負荷,也就減少了信息傳遞模型中環節5的信息流失,讓接收者更容易理解。
而且,有條理地組織信息,對信息的發送者也大有幫助。
下面,會分享阿慧的兩次烘焙教學,大家可以對比下前后有什么不同。
情景分析二:
——阿慧的烘培教學(1)——
阿慧在烘焙上很有經驗,一次,朋友芬芬打電話向她請教如何烤蘋果派。
要烤蘋果派,首先在面粉里面加鹽,混合均勻。把蘋果去皮去核,切成一片一片的形狀,將蘋果、糖、檸檬汁和少量面粉混合均勻。
我們繼續處理面粉,先把黃油加入面粉,經過混合,直到面粉成為粗粒狀。
什么意思,你是說把蘋果混在加鹽的面粉里么?
啊,不是的,蘋果是餡料,單獨做的。
面粉呢,要另外繼續弄,往混合好的面粉中加入足夠多的水,把面全部粘合在一起,然后做成面團。
嗯嗯。
然后再把面團分成兩部分,把兩個面團揉成球,用保鮮膜包住并冷藏。之后把面片取出,放入餡餅盤。
啊,哪里來的面片?
哦,之前要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圓片。
呃,我講到哪兒了?
把面片取出后,放入餡餅盤。
對,再將第二個面片蓋住蘋果餡,在派上面的表皮扎幾個小孔出氣,放在350℃下的烤箱內烘烤45分鐘。
這樣,蘋果派就做好了。
謝謝指導,不過感覺好復雜的樣子,下次我當面請教你吧
從阿慧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在傳遞信息前沒有好好梳理信息,就很容易在輸出時出現遺漏或混亂。
所以,邏輯思維不但能減少環節5的信息流失,還能減少環節1、2的信息流失。
下面,讓我們看一看,如果有了邏輯,事情會有什么變化。
隨堂演練:
——阿慧的烘培教學(2)——
阿慧第一次指導時,由于沒有組織好邏輯,導致自己講不清楚,芬芬也聽不懂。
這次,阿慧先將自己想表達的信息(即怎么做蘋果派),按順序梳理了一遍。
這次邏輯清晰多了,我能教會芬芬了吧?
過了幾天,芬芬到阿慧家做客,阿慧再次教芬芬烤蘋果派。
烤蘋果派呢,可分為4個階段,先準備面團,再準備餡料,然后制作派,最后烤派。
第一階段,準備面團。
具體做法是在面粉里面加鹽,混合均勻;再把黃油加入面粉,經過混合,直到面粉成為粗粒狀。
然后往混合好的面粉中加入足夠多的水,把面全部粘合在一起,做成面團。再把面團分成兩部分,把兩個面團揉成球,用保鮮膜包住并冷藏。
第二階段呢,是準備餡料……
像這樣,阿慧按照整理好的流程圖,依次為芬芬講解四個階段的詳細做法。
原來如此。這下我記住了,謝謝阿慧!
可見,有了邏輯思維,信息的傳遞就會更加順暢。
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邏輯思維呢?
下面,將會介紹一種可以幫我們培養邏輯思維的工具——邏輯樹。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分析問題時,最常使用的就是“邏輯樹”。
邏輯樹像是一棵“有邏輯的信息樹”,樹根象征核心主題,樹干代表關鍵分支,樹的枝葉則是細節信息。
它主要有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梳理已有的信息。
以烤蘋果派的案例為例,對于主題“如何烤蘋果派”,阿慧將信息整理成的流程圖,其實就屬于邏輯樹:
有了邏輯樹,想要清晰地傳遞已有的信息,便不再是難事。
一起看一個案例,了解邏輯樹在職場寫作中的梳理作用吧。
隨堂演練:
——幫茜茜修改匯報——
茜茜是新來的行政實習生,負責會議安排。周三早晨,她向董事長匯報:
“董事長,王總的秘書說王總明晚很晚才能從外地趕回來。劉經理來電說我們的平臺系統出現緊急狀況,他無法參加今天下午4點的會議了。我也問了張總那邊,他說推遲開會沒關系,但這兩天最好不要下午開會。而且,有人預定了明天的會議室,不過星期五是空著的。我建議會議時間改在周五早上10點,您看合適嗎?”
請你先思考一下,可以如何用邏輯樹梳理茜茜的匯報內容?樹干可以是什么?(請先思考,繼續點擊查看參考答案。)
根據這個邏輯樹,你覺得更清晰的匯報是怎樣的呢?(請先思考,再次點擊后查看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董事長,原定今天下午4點的會議可以改在周五上午10點開嗎(結論先行)?這樣,這兩天臨時有事的王總、劉經理和張總都可以參加,而且周五會議室目前也可以預定(適當概況,忽略無關細節)。
可見,邏輯樹主要起到的是梳理信息的作用,最終在表達時還需視具體情況包裝信息。至于如何包裝,會在后面的課程里細談。
所以,善用邏輯樹梳理已有信息,可以讓表達更清晰。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零開始構建信息。這就需要用到邏輯樹的第二個功能——構建信息。
而構建信息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在構建邏輯樹。
簡而言之,從邏輯樹的樹根開始,再到樹干和枝葉,一層層細化。
具體如何構建,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情景分析三:
——李雷的困境——
李雷今年28歲,計劃在2年內結婚。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李雷也在為房款發愁。
目前,李雷在一家合資企業做項目策劃,工資還過得去,可是大城市的房價每年“噌噌”地飛漲,實在讓人望而生畏。
經過估算,他覺得自己大概能承受40萬的首付和8000元每月的按揭,而看得上的房子普遍需要70萬以上的首付。
為了能買得起房,李雷使用邏輯樹進行分析。
首先,李雷明確主題:解決購房資金問題——即邏輯樹的樹根。
接下來,李雷從主題出發窮盡方向,列出了4種途徑:降低支付難度、籌款、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即邏輯樹干。
最后,將這4種途徑層層分解(即邏輯枝葉),邏輯樹得以建成。
要得出方案,李雷還需要權衡邏輯樹上的各種選項(即枝葉),做出選擇。
面對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確定不同的主題(樹根),例如一開始,李雷的主題也可定成“說服丈母娘無房結婚”,相應的邏輯樹也會截然不同。
另外,為了讓主題一步步落實,邏輯枝葉也可當作樹根,構建一個新的邏輯樹。
例如,李雷將“搬到房價低的城市買房”作為新主題的話,也可以建立邏輯樹。
再回顧一下構建邏輯樹三步驟:明確主題→窮盡方向→層層分解。首先確定邏輯樹根,然后拓展邏輯樹干,最后細化邏輯枝葉
邏輯樹雖然可以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但如果不刻意練習,就很難有真正的提高。
好的是,生活中有很多潛在的練習機會。
你可能想不到,減肥也可以用邏輯樹尋找解決方法。
隨堂演練:
——構建減肥邏輯樹——
請思考如何構建減肥邏輯樹:
已確定主題:減肥。
對于減肥這個主題,可以分幾種方向?
這些方向,又可以怎樣層層分解?
想好之后,點擊查看提示。
減肥這件事,可以從減少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去除身體重量這三個方向構建邏輯樹,繼續點擊查看參考答案。
你對邏輯樹的每一次運用,都會提升你的邏輯思維。
而且,不僅僅是生活問題,也有很多職場問題可以通過邏輯樹理清思路。
例如,之前有個同學希望召開一個公司級的運營大會,為了更高效地籌劃準備,她制作了如下邏輯樹。
上圖中的“會前準備、會議安排、會后跟進”,是按時間邏輯劃分邏輯樹干。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職場中常用的邏輯劃分方式,可以先收藏起來。
比如,對于“提高產品銷量”這個主題,它的邏輯樹干就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進行劃分。
假設按重要性劃分,可以形成下圖的邏輯樹。
但如果按主角來劃分樹干,則可分成“客戶、廠商”;按時間劃分樹干,又可分成“售前、銷售、售后” ;還能按方向劃分樹干,分成“對外、對內”……
根據具體情況,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劃分形式。即使同一個邏輯樹根(主題),也可以構建成不同的邏輯樹。
但是,不論是何種劃分形式,邏輯樹的構建都符合一個原則:從基本主題出發,窮盡樹干,然后層層分解枝葉。
而這種構建原則也保證了邏輯樹是基本符合邏輯的,可以讓職場中的每次寫作都有條有理,有理有據。
在未來的學習里,我們會介紹更多組織信息的技巧給大家,并示范邏輯樹在具體寫作場景中的應用。
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日所學。
今天的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寫作中理清思路和組織內容。
但別忘了,職場中的寫作并非獨角戲,還需讓對方 get到你的信息。
所以,明天我們將一起了解受眾思維,讓你的文字更容易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