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
龍抬頭,是指“青龍”七星開始出現在東方,萬物此時開始真正蘇醒,春天真的來了。
?吃龍食
二月二吃餅,曰“龍鱗餅”;二月二吃面,曰“龍須面”;還有“龍耳餃子”“龍眼餛飩”“龍子飯”等。許多普通的食品,都借龍來命名,大概都是為了感謝龍的恩德,感謝龍為人間帶來甘雨,帶來食物,帶來生命。
?剃頭
二月二,龍抬頭。鄉間又有“剃龍頭”之俗。老百姓在過大年前,都要剃頭,所謂“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正月里,一般不剃頭。到二月二龍抬頭之日,人們都要理發剃頭,大約也是為討個吉利,沾一些龍的吉祥喜氣。二月二剃龍頭,可能還有“期望成龍”,希望狀元及第,有一個美好前程的寓意。
?熏蟲兒
從明朝起,民間就流行“熏蟲兒”的習俗。二月二這一天,人們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餅或新做的餡餅用油炸來吃,用炸油的氣味來熏床或炕,把將要復蘇的“蟲兒”熏死,來祛除病災,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這天還要清掃房屋。俗諺說:“二月二日掃房梁,蝎子蜈蚣沒處藏?!?/span>
?引龍
在晉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陽沒出山以前,家家戶戶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里放著銅錢,提上水后邊走邊灑,到家后將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
?接“姑娘”
在蘇北,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踏青
宋朝時二月二叫“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又有“踏青節”之稱,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采摘此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中國人過年,自臘月初八就正式開始,直到來年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算真正結束。對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日,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認為這天正是蒼龍“登天”之日,俗稱“龍抬頭”。這天一般處在驚蟄前后,大地回春,萬物復蘇,農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祝愿大家學習、工作都有一個好的開始!新的一年好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