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上方的藍色燈芯絨,即可輕松關注我的公眾號!
農歷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六月六,恰與農歷的節氣小暑相連。過去有這樣一段民謠:“知了叫,河水響,你看莊稼長不長?!边@時節氣溫高,光照足,雨水充沛,秋莊稼長勢正旺,春茬谷子、黍子等作物已開始抽穗,于是就有了輩輩相傳的習俗:“六月六,看谷秀(抽穗),揭開包子一包肉?!?/span>
?
意思是六月六這天晌午,家家戶戶都要吃一頓肉包子,祈望秋收前風調雨順,秋收時五谷豐登。
?
各地六月六的風俗不同,在這一天,老北京有很多民俗活動:洗浴、曬物、洗象、賞荷、看谷秀等。
?
明清時期,六月六這天,來州府和登州府的節日食俗略有不同,萊州民間講究吃小米飯,登州府所屬各縣則吃用新麥蒸出來的包子,謂之:“六月六,看谷秀,剝開包子一包肉?!边^節時吃蕓豆肉餡的包子,吃起來那真叫一個美。
?
過去吃個包子,人們都盼著咬開了包子就能吃到滿口的肉,如今啊,讓你專門吃滿口肉的包子,恐怕沒幾個人能夠享得??!
?
明天就是農歷的六月六,應個景兒,上一道自家菜園采摘的蕓豆加了土豆和醬豬肉包的全麥粉發面大包子,典型的北方膠東風格,吃起來,那叫一個過癮??!
?
刀切的、顆粒狀的蕓豆土豆加上醬過的豬肉丁做餡料,那口感和味道,是蔬菜剁碎或者用擦板擦成絲然后添加機器攪拌的肉餡或者肉糜制作的餡料,不可同日而語的。
?
我在朋友圈(dengxinrong201407)和微博(@燈芯絨)曬過這道最具北方風情的蕓豆土豆大包子,已經有不少朋友反饋當日和次日制作的圖片和效果,叫好聲一片啊。?
?
沒試過的朋友,真的很有必要嘗試,特別是眼下這季節,露天的蕓豆是一年中味道最正宗最鮮美的時候。 ??
?
原料:250克面粉、250克全麥粉、酵母3—4克、水約250克
蕓豆350克、土豆250克、豬肉300克(三肥七瘦)、生姜15克、小蔥20克
做法:1、酵母用溫水稀釋,靜置3分鐘,添加面粉,用筷子攪拌成濕面絮,然后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餳發;
2、豬肉刀切成大小均勻的肉丁,添加點肥肉的豬肉做餡,味道更鮮香;
3、切好的肉丁加生姜末、白胡椒粉、料酒和醬油拌勻腌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風味面醬或辣醬等腌制豬肉);
4、蕓豆摘去筋角,然后切碎;厚度自己掌握,太薄的沒有口感,太厚的不容易包;
5、土豆去皮,先切片再切條然后切成丁,大小厚薄要和蕓豆顆粒大小相匹配;沖洗下表面的淀粉,然后瀝干水分;
6、起油鍋,油熱后,下入蕓豆和土豆顆粒煸炒,炒至蔬菜生味去除,并且顏色變至透明,關火,晾涼;
7、晾涼以后的蕓豆土豆和醬好的豬肉丁混合,添加油、鹽和一點點糖調味,最后添加切碎的小蔥拌勻;
8、餳發好的面團,取出揉勻,排氣;
9、分割成等大的面劑;
10、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包子皮,盡可能多得包入餡料;
11、選擇自己習慣用的手法,我喜歡包麥穗狀的,因為可以包進好多好多的餡料。包好的包子蓋上厚布,進行二次餳發。等到包子變得蓬松輕盈,冷熱水下鍋均可,開大火蒸制,上汽后轉中火繼續蒸15分鐘關火,虛蒸3分鐘后開鍋。包子蒸制時間隨包子的大小靈活掌握。
?公眾號里,我做的更多包子、餃子以及其他帶餡的面食,點擊下面的題目,就可以找到相關的文章:
手機看圖片、看博文、看菜譜更方便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我的個人微信號:dengxinrong201407
我的新浪微博@燈芯絨
===============================================================================
我的新書《高考餐,燈芯絨私人定制》,當當、亞馬遜和京東都有銷售。